【喜迎党代会】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携手共进争创一流格局

发布者:yuanjia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384

自学校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的坚强领导下,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秉持“特色办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厚院”的发展理念,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绿色发展战略需求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全面开创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守正创新    党建工作不断提升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引领学院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创新和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强力推动党建“三化”建设,凝练形成学院“铸绿筑梦 树木树人”党建品牌,有力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融双育”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党建工作不断提升。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先后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切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院先后修订和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出台了《党员联系班级,班委对接同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政治理论学习扎实有效。

党业融合见行见效。学院坚持党建工作和日常业务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深入开展了党建+思政教育、党建+学科建设、党建+学生管理、党建+社会服务等,积极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领导力,在多元互动、密切协作中推进创新、增强实效。学院建立了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院领导“双体验日”活动、院领导谈心谈话制度、退休教师荣休制度、重大节日慰问等制度,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创新党建形式,切实将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到服务广大师生上来。

宗旨意识入心入脑。学院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学院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采取“五到位”原则,把好党员入口关、教育关、管理关、服务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五年来,学院1个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项目,2个支部获评学校“五星级”优秀党支部。1名党员荣获“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1名党员获省委组织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名党员获省委组织部“新时代赣鄱先锋”,6名党员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获评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党风廉政落细落实。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分工协作机制顺畅有效。院党委与各党支部逐级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明确集体责任、第一责任、具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学院党委其他成员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带头遵守执行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党委、党员和群众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学院获评江西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优秀领导班子”2次等。



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统筹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理念指引明方向。围绕本科生教育,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大力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践行“四个回归”,秉承“教研相长、德能并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打造符合“新农科”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围绕研究生教育,学院坚持以培养新时代林科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林业行业特点,开展了新时代林科研究生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构建了“融合协同联动的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六结合”实践育人模式,在实践育人理论、培养研究生林业情怀、优化实践育人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思政教育求实效。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就业育人”的“六育人”德育工作方针,构建了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了一批“课程思政”课程结合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围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主题纪念日,推动实施“我们的纪念日”活动,加大与各级、各地林业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绿色发展观融入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生干部考核管理、出台学院学生文明行为规范二十条等制度,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2023年学院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较上年增长12%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较上年增长15%,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人数明显增加。

实践育人增优势。学院注重实践育人成效,在各专业全面实施“大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学院建有12个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和124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开展长期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学院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完善“惟义林学实验班”试点工作,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近五年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立项1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23项。学生第一作者获得知识产权20余项。2023年入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现场赛,实现了学院在该项赛事的突破

教学改革提质量。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举办了教学创新大赛,建立师生一体化人才培养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院共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6项,出版教材、专著39本(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1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竞彩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学院以“新农(工、文)科”为引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新需求,服务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教学资源强基础。学院以建设一流课程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现“国—省—校—院”四级联动的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学院现有40多门一流课程,有4门国家级、21门省级、25门校级和6门院级精品课程。有校内实践平台7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12个,省级科技小院3个,校外试验基地15个。近五年,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新增研究生导师56人(含校外)。教学资源的提升为学院立德树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砥志研思    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优化顶层设计和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大林学”和“大园林”两大学科布局,立足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坚持依靠科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

科研平台得到新改善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学院林学学科从省高水平学科到省一流学科,再到省一流高峰特色学科,在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分别为B-和B,约位居全国排名9-10位。目前林学学科已超额完成全部建设中期绩效指标,除1项关键指标(国家级奖励)外,已提前完成学科“十四五”建设所有绩效指标。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9个,校级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平台11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极大地支撑了学院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

 

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学院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代表的科研项目总量及质量持续提升,重点项目与重大项目实现了较大突破。2018年以来,学院共获国家级项目93项,省部级项目98项,合同经费9019.8万元。其中:2023年学院获批纵向科研项目层次、数量和经费均创新高新增纵向课题48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2项面上、2项青基),总经费达1991.5万元,立项总数和总经费分别较上一年提高22.9%和27.1%。学院坚持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科建设,实现了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学院高质量发展

科研成果取得新进展2018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篇,出版专著25部,获得专利1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11项、三等奖2项,中国竞彩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中国竞彩网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这些科研成果的产出,有力推动了学院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参与度和贡献度,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引育并重    队伍建设明显增强 

学院坚持“以高层次人才支撑学院高质量发展”人才工作目标,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拔尖人才。2023年学校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魏辅文院士为林学学科负责人,全面推进林学一流学科建设年来,学院博士总量66名增长到现在的92名,增长39.39%;研究生导师由39名增长到现在57名,增长46.15%。

拓宽渠道引进人才。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建立“学院+学科+教研室+专业”的引才格局,对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学科和个人进行奖励。学院充分发挥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海内外校友资源作用,发动各学科特别是知名专家教授走访,找准突破口,人才工作氛围更加浓厚,引才资源更加夯实。2023年学院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实现了学院人才队伍建设重大突破。

科学精准培育人才。学院建立梯度培养的分层推进机制,积极实施“领军人才+学科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科研创新团队组织模式,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人才分层培养的梯度模式。学院利用各类省级人才培养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通过教师国外访学、读博深造、国内短期培训等途径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2018年以来,学院新增各类国家级、省级人才25人(次)。

搭建平台成就人才。育人才,做大做强人才发展平台是关键。学院设有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部委平台、中国竞彩网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6个地方平台以及园林设计研究院等11个校级平台。组建了江西武夷山西坡森林生态系统省级定位监测研究站,有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这些平台增强了学院引才的吸引力,为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情贴心服务人才。学院不断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优秀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学院积极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围绕林学学科建设目标组建和遴选了6个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资助经费100万元近五年,学院党委采取各种形式,走访慰问各类人才70余人次。今年二月份,学院一名博士后因家庭突发情况导致生活困难时,学院党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募捐活动,帮助其渡过难关。学院还积极发挥各类人才能动性,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他们参与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等日常管理决策工作。

笃行实干    社会服务持续增效

学院发挥林业教育资源优势,整合学科资源,聚焦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培育绿色英才推动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帮扶精准有效。学院建立了“人才共育、质量共担、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林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服务林业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学院通过举办进修培训活动,提升各级林业干部的生态文明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还将行业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举办各类“三农”人才培训班培训林农 2 万余人。学院“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切入点,培养新型职业林农,为社会输送的近万名林业人才遍及全省所有市县。 



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学院绕竹类、油茶、樟树和松杉林等方面,开展了良种选育、高效培育、高值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林业创新成果。学院构建了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联盟、省级强县富民科技特派团、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团、林业智库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体系,开展了多维度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建设了一批直接面对基层林农的科技示范基地,打造了多处具有特色的秀美乡村样板。年来,学院推广科技成果31 项,面积 300 余万亩,为竹产业、油茶产业、木本香料产业、森林康养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等做出了贡献。

产业服务精准对接。学院油茶法人特派团团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团队、水土保持团队、山苍子研究团队、森林资源监测与经营管理团队、竹产业法人特派团团队、森林生态与提质增效团队、头雁项目导师等深入生产第一线,以科技促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学院油茶团队组建了中国农技协油茶科技小院2个,合作企业23个,合作项目26个,转化科技成果8个。学院竹子研究团队通过30余年的研究,选育了毛竹中的第1个良种--厚竹,突破了竹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学院松树研究团队研发湿地松专用肥和促脂剂,建立年产α-蒎烯、B-蒎烯纯度达95%以上的1000 吨生产线1条及年产1万吨松香及改性松香多元醇酯及延伸产品生产线1条等。3位教师被中国竞彩网林业局授予“最美林业科技推广员”。




社会实践精心组织。学院充分发挥林业学子专业优势,精心组织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科普宣讲、实地调研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宣传等,助力当地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贡献农大学子的一份力量。近年来,学院组建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有2支获得省级“优秀服务队”,6支获得校级“优秀营队”,获得“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7篇,“先进个人”22人及“先进单位”2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100余次,传播了江农学子助力乡村建设的好声音。

互学互鉴    开放办学不断深化

学院顺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一流学科建设,立足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坚持开放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全方位深化国内国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院办学水平。

学术交流纵深发展。学院坚持以学术交流促内涵建设,围绕各学科、各专业特点,主办或承办了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五年来,学院创办了“赣鄱林业崛起百人讲堂”、“梅岭园林讲堂”等具有学院特色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先后成功举办中国林学会“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竞彩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竞彩网海绵城市与园林建设高级研修班”、“首届南酸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复元生态多样性,推动江西绿色发展”第二届庐山高端论坛等学术研讨会等。五年来,学院邀请了以院士、杰青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来院指导学科建设、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166人次。

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学院加强与国际一流林业院校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专业国家化,推动科研国际协同创新。学院与加拿大UBC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建立联合科研攻关平台,成功主办“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国际学术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森林资源论坛”、首届国际森林康养大会等。推动教师队伍国际化,鼓励教师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并设立院专项经费资助师生出国访问交流或联合培养。近年来,学院30位教师赴海外开展访学交流,40余位教师担任国际期刊编委或审稿人,柔性引进美国王高峰教授、Evan Siemann教授、澳大利亚Hans Lambers院士、加拿大Cindy Prescott教授等国际知名林学家授课任教。2023年有46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开展学术交流。




国际视野培养人才。学院实施学生多渠道国际化培养行动,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学科建设经费等,开拓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短期研修和国际交流。近,学院有8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赴美国、加拿大开展联合培养,11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2名本科生在第 15届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中成功晋级决赛,新冠疫情期间80余名学生参与加拿大UBC大学林学院林学类在线网络课程学习。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开展了“3+1” 校际本科生学分互认。实施“一带一路”融入行动,积极拓展同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吸引加纳、巴基斯坦优秀国际学生来院攻读博士和硕士,邀请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的农业科技官员专家来校考察林业教育和盆景制作等,增强中国竞彩网:林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校企地合作日益丰富。学院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等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服务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江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竞彩网上栗镇人民政府、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家单位及江西城彩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盛香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绿人造板有限公司、江西惟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不断推动校企地三方紧密合作,将学院的科研优势充分转化为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



传承发扬    文化厚院不断深入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营造优秀学院文化为抓手,以树立品牌文化为目标,积极打造学院特色,提高文化育人水平。学院一方面坚持造林绿化与林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林业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逐步形成学院特有的文化内涵。

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学院有以“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教学团队”为代表的“坚守、坚持、传承、发扬”的团队精神;有毕生树人,白首不渝,捐资百万助学的杜天真教授;有捐献个人全部资产设立奖学金,襄助学子成才的吴清坚教授;有一次性捐赠20万元设立“林学励志奖学金”的郭晓敏教授等。学院特别重视选树教工先进典型,如召开“林学精神传承 师德师风典范”——杜天真教授师德师风传承研讨会曁新教师欢迎会、杜天真林业教育基金表彰大会等,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学院教师投身教研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学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并将之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不断提高文化育人成效。学院每年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采取“老带新”结对子方式,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学院领导定期与教师谈心谈话,了解教师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切实做到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走访慰问退休老教师。每年年底常规性地召开学院老同志情况通报会。学院还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高层次人才、教工支部委员联系党员等制度。学院尊师、爱师、重师,全方位关爱教师的氛围逐渐浓郁。

工会活动丰富多彩。2021年起,学院每年举办当年退休人员荣休仪式,增强了全体教职工对学院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学院开展“新院风”活动,打造文化长廊,持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组织教职工代表参加学校“双代会”,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学院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赛事,在校运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展现学院教工良好精神面貌。学院还认真组织开展“遇见花、遇见美”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插花活动、“绿色植物·创意生活”为主题的多肉植物拼盘活动、“筑梦新时代、运动向未来”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自选团建活动,不断激发学院教工创造活力,文化融院得到进一步彰显。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目标开启新篇章在学校即将迎来第四次党代会之际,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将以本次大会召开为新的起点,锚定目标抓落实,扛起责任勇担当,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聚焦一流学科建设,主动服务国家现代林业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再建大平台、引培大人才、争取大项目、做出大成果,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不断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   审核:刘纯青